林麝又称“南麝”等,是麝科麝属中体型最小的哺乳动物,也是中国特有物种之一。其外形似小山羊,四肢细长且后肢显著长于前肢,雄麝最独特的标志是发达的獠牙状上犬齿,突出唇外,用于防御和领地争夺,体毛深棕或橄榄褐色,颈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条纹延伸至腋下,喉胸部具白色或橘黄色斑块。雄麝分泌的麝香具有极高的药用和经济价值,古代文献将麝香列为“四大动物香料”之一,其贸易曾是丝绸之路经济链的一环,见证了中原与西域的交流史。林麝曾遭过度捕猎而濒危,现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并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濒危物种。
法院案例
2022年11月至12月禁猎期间,被告人刘某在河南西部某县山区禁猎区内,使用从网上购买的禁用工具电子猎套,在未经批准的情况下猎捕林麝一只,并将麝香出售给他人。经山西某司法鉴定所鉴定,猎捕的林麝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单只林麝价值数万元。
法院判决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刘某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在禁猎区使用禁用工具非法猎捕在自然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结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生态价值
历史上林麝广泛分布于中国中南部,河南大别山区是其重要栖息地之一。近年红外相机监测显示,证实其在豫西、豫南山区仍有稳定种群。林麝对栖息地质量极为敏感,其出现说明河南高山森林生态系统保持完整,生物多样性丰富。林麝习性孤僻机警,独居且活动路径固定,多在晨昏时分觅食。它们以树叶、嫩芽、苔藓、地衣及药用植物为食,食性随季节变化调整。其卓越的跳跃能力和攀爬技能使其能在悬崖、树枝间灵活移动,躲避豹、金猫等天敌,故有“跑酷高手”之称。作为豹、金猫等顶级食肉动物的主要猎物,其种群稳定关乎山地食物网平衡。林麝取食多种植物果实,促进种子扩散,维持森林植被更新。
法官说法
法官李高攀:我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林麝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较高的价值仍吸引不法分子铤而走险,生存环境仍面临威胁。林麝作为森林生态的“香料大师”,其存续关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中医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当前亟需遏制盗猎、扩大保护区网络,并通过科技赋能人工繁育,让这一濒危物种摆脱灭绝阴影。公众亦可通过支持合法麝香制品、抵制盗猎链条参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