豹猫别名山狸、钱猫,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体背呈棕黄或淡黄色,布满黑色不规则斑点,耳大而尖,眼大瞳孔直立,鼻吻部白色,内侧眼角至鼻部有白色条纹,犬齿发达如“枪尖”,裂齿锐利可切割坚韧皮肉,适应肉食性需求。在我国除新疆、内蒙古干旱区及青藏高原高海拔区外,全国各省均有记录。中国分布的豹猫包含北方亚种、华东亚种等不同地理种群。
在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中,“三有”动物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关键角色。蒙古兔、狗獾、狍子、猪獾、环颈雉、花面狸等物种虽不如大熊猫、朱鹮等“国宝”瞩目,却以独特功能维系着生态网络的生命力。
法院案例
2019年至2023年,被告人刘某某多次在某县自家门面房收购、出售蒙古兔、环颈雉、猪獾、狗獾、花面狸等野生动物61只,该61只动物总价值几十万元。
2022年至2023年禁猎期间,被告人熊某某在禁猎区某村自家房前,通过架设电网的方式捕获狍子1只,而后自己食用;通过设置兽夹的方式,捕获猪獾1只,出售给被告人刘某某获利,捕获豹猫3只,冷冻在自家冰柜内准备食用。经鉴定,该三只豹猫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价值几万元,狍子、猪獾属于“三有”动物。
其余被告人孙某某、王某、吴某某、贺某某均在2019年至2023年间,在不同地点的禁猎期、禁猎区,通过设置猎套、组装逆变器、铁丝、绝缘棒及电瓶、架设电网等非法方式猎捕 “三有”动物几十只,出售给被告人刘某某以获利。
法院判决
郑州铁路运输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熊某某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以食用、出售为目的,使用禁用工具进行狩猎、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结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非法狩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刘某某将收购的野生动物出售给他人食用进行获利,情节严重。结合被告人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非法收购、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被告人孙某某、王某、吴某某、贺某某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使用禁用的工具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结合各被告人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以非法狩猎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生态价值
豹猫主要捕食鼠类、野兔、鸟类及两栖类动物,能有效抑制鼠患扩散,减少农林鼠害及疾病传播风险。一只豹猫年均捕鼠量可达千只以上,对生态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并且豹猫作为中小型生态系统的顶级捕食者,豹猫的存在防止了食草动物或杂食动物(如松鼠、野兔)的过度繁殖,避免植被过度消耗,维护森林与草甸的稳定。
“三有”动物是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体系中的重要概念,特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保护的“有重要生态价值、有科学价值、有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法官说法
法官梁智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四十一条第一款规定,非法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或者非法收购、运输、出售国家重点保护的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第二款规定,违反狩猎法规,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方法进行狩猎,破坏野生动物资源,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第三款规定,违反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法规,以食用为目的,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第一款规定以外的、在野外环境自然生长繁殖的陆生野生动物,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2023年新修订的“三有名录”新增700余种野生动物,凸显“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理念。“三有”动物如同生态齿轮的铆钉,微小却不可或缺。它们的存续不仅关乎自然平衡,更定义着人类与野性世界的共生边界。黄河流域河南段出现豹猫,是河南生态环境日益美好的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