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常常想在公众的心目中法官应当是什么样的?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又有多少法官具备了这样的素质,宋鱼水、陈燕萍法官的事迹为我们回答这些问题提供了依据。
曾有多少西方法哲学们诠释着对法官的理解,如“法官乃会说话的法律,法律乃沉默的法官”,“法律借助于法官而降临尘世”“法官是法律世界的国王,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大多是充满着对法官的神化或理想化,而离人们的生活,离身边的社会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宋鱼水在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时,那一句“法官就是法官”的回答,强调了法官既不是神,也不是高人一等的天才,人民法官应是人民公仆的一员。
人民法官要实践党的先进性,应当明确自己所担负的阐释法律,主持正义,司法为民的使命。王胜俊院长提出人民法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为谁司法,怎样司法这个根本性问题。人民法院必须通过公正、廉洁、高效、文明的司法活动,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最终实现党的根本宗旨。也就是说,人民法院要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通过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促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构建和谐社会,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人民法官要正确行使好审判权,就必须坚持司法为民的宗旨,树立现代司法理念,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宋鱼水说,中国老百姓如果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走进法院大门的。许多当事人可能一辈子就进法院一次,如果就是这唯一一次与法律的接触,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得到一个想不明白的结果,就会在他们心中留下深深的伤痕;而维护了一个当事人的合法利益,就会增加一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对社会的信心。因此,如果一个法官对自己所审理的每一个案件只是一判了事,这对于人民法官的要求来说那是远远不够的。作为一个人民的法官心中既要装着公平与正义,又要装着群众与稳定,要像陈燕萍那样将法律原则、法律规定向当事人“释明”,将公正及时传达给当事人,赢得他们对裁判的理解和遵从。只有全社会形成对司法权威的自觉尊重,才能形成所赖以存在的法治思想基础,才能实现我们的历史使命。
人民法官要实践党的先进性,应当要求每一位法官廉洁自律,忠于法律,一身正气。宋鱼水在回答网友时说:“我希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单一些”。因此,做法官就要耐得住寂寞,就应当超脱于社会,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位法官都要面临各种关系、压力以及难以拒绝的诱惑,这就要求我们法官要经常用先进的文化寻他自己,用自身的淡泊去抵御法庭外的诱惑,努力把每一起案件办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铁案”,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法律的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