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的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或人们之间出现权益之争而求助于法律解决的时候,社会争端的最终裁决者--法官,便是正义的象征、公平的化身。在庄严的国徽下,法官维护着法律的尊严;在庄重法袍的映衬下,法官彰显着法律至上的本色;在洪亮的法槌声中,法官推进着共和国法制的进程。这--就是“法官”所承载的责任和使命!
如果说法律代表了公正与秩序的话,那么法官作为法律的执行者和正义的维护者,就是社会良知的守护神。西方一位法学家曾经说过:“法官点点头给人们带来的得失,都要远比立法机关的任何一项议案所带来的更大!”是的,法官不仅仅是一种职业,一种身份,更重要的是一种使命,一种责任! 当一个人以法律为尺度、以法官的形象出现时,他便必须具备一种超乎常人的品格和素养,才能被社会和公众所尊敬。当你选择了法官作为职业,选择了将权力视为责任,将公平正义视为自己终生追求的信仰时,你便选择了奉献,选择了清贫,选择了孤独;你便远离了喧闹,远离了享乐,远离了安逸。也许,你永远无法拥有挥金如土的洒脱;也许,在面对年幼的孩子、年迈的父母时你会有太多太多的愧疚……然而,当法槌落下,众人肃然,一双双眼睛等待一个神圣结果的时候,作为法官,你又怎能不为法律的威严和至尊而顿生自豪呢?
我们都知道人民信任的好法官宋鱼水,这位看起来很柔弱的女性,却在10几年法官生涯中,从一件件不起眼的普通案件做起,以自己的坚毅和信念,守护着社会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曾经北京市一位人大代表在旁听了宋鱼水审理的一起案件后评价说:不亚于听了一场高水平的音乐会。尤其让他敬佩的是审判长宋鱼水清晰的思维和对法庭程序节奏的控制。她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更没有严厉的呵斥,依靠充分的说理、准确的判断,使双方当事人信服,显示出法律强大的威力!曾经有一家租赁公司虽然案子败诉,但心悦诚服的把一面鲜红的锦旗送到了海淀区法院,上面写着 “辨法析理,胜败皆服”。让胜败双方心服口服,是审判艺术的集中表现,更是对一个法官职业生涯的最高评价!在法官队伍中,有着无数像宋鱼水这样优秀的好法官,他们从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也没有轰轰烈烈的感人事迹,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着。但正是他们怀着对法律的忠诚、对正义的坚定信念,以公正的审判,捍卫着国家法律的尊严!
古希腊哲学家亚力士多德曾经说过:“理想的法官,就是正义的化身。”是啊,当一名法官在办案中,用自己的智慧将错综复杂的案件梳理得一清二楚时;尽自己所能将一触即发的矛盾化为玉帛时;让老死不相往来的宿敌,相逢一笑泯恩怨时,你会觉得:法官就是正义的守护者和实现者!你会明白:他们的付出虽然仅仅是对法律的尊重,是对事实真相的还原,然而他们得到的,却是正义和道德对整个社会的辐射,是真善美向人间的回归!
我想,如果有天使,那么应该是我们的法官,因为法官在有仇恨的地方播种了友爱;在有伤害的地方培植了宽恕;在有绝望的地方播种了信心;在有黑暗的地方点燃了光明!
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一个寒冬的早晨,天上飘着雨雪,一位浑身被淋湿的老人一上班就赶到了某法院接待室。老人是从很远的乡下徒步来探望已被判刑的儿子的。因为开庭时家里没有来人,所以直至收到判决书时,做父亲的还都不相信自己的儿子会是一名“江洋大盗”。当法官把判决书上的内容仔细念给他听之后,老人对法官和判决不仅没有丝毫的怨恨,而且还表示要借钱交纳罚金。对老人的这种承诺,法官心存疑虑,根本没往心里去。因为谁都知道,在判决之后交纳罚金对被告人量刑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意义了。然而,当天下午,当老人怀揣着零零碎碎的两千元现金赶到法院时,法官真的是难以置信!因为,法官早就知道,这名被告人家庭非常贫困:父亲年老体衰,干不了农活,母亲患有精神病,姐姐又是痴呆。然而,就是这样一个风雨飘摇中的家庭,却宁愿借钱,也要交纳罚金!那一刻,法官们被罪犯亲属这种深明大义的举动所深深的感动了。是啊,作为一名罪犯的亲属,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他们对法律、对法官尚且有着如此深刻的理解和信任!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为了法律的天平永不倾斜,为了无愧于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而用自己的生命守护着公平正义这崇高的信仰呢?
法官,一个神圣而庄严的职业。选择了法官这一职业,就是选择了责任和使命,让我们以完美的人格,公正的理念和超然的境界,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吧!